读后感1200字
-
皮囊
皮囊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7 523人浏览小说读后感1200字
“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”。当年蔡崇达的这本书出来后,这句流行语瞬时火遍整个朋友圈。 本书开篇李敬泽的序中说“皮囊有心。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,它包裹着一颗心。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。皮囊可以不相信心,可以把心忘掉。但一颗活着、醒着、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,皮......
-
干法
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7 525人浏览稻盛和夫作品读后感1200字
2022年8月,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去世,我拜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书《干法》,心中颇有感触,在此与大家分享。 稻盛和夫很善于总结,他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成长历程,向读者讲述了工作的意义,尤其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工作和创造性劳动找到成长与幸福,为我们点亮了心路明灯。 读《干法》的过程,更像是一个自......
-
红星照耀中国
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有感1200字
2022-12-16 584人浏览纪实文学读后感1200字
单位近期倡议积极开展读书活动,我静下心来回想,自己工作几十年了,间或有读书,但大多是读过就算,并不曾作过笔记或感想。于是重新读了《红星照耀中国》这本书后,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,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,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。 从一开始,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,情不自禁......
-
技术陷阱
技术陷阱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5 483人浏览管理书籍读后感1200字
《技术陷阱》探讨的重大问题是技术发展是否会带来工人的福利增加?尤其是,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是否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?如此未来该如何应对? 这本严肃的学术论著,据称是芝加哥大学的必读书目。中文译本大约后30%是详尽的脚注解释和参考书目,体现作者的严谨与专注。作者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与比较分析......
-
共情的力量
共情的力量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4 734人浏览管理书籍读后感1200字
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。也就是我们根据他人的言行,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、思维,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实质,然后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,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。 共情不是同情。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,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。 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共情可以加强......
-
卓有成效的管理者
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4 551人浏览管理书籍读后感1200字
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,高管一天能做好三个决策就够了。一个高管如果一天做很多决策,可能是陷入“解决具体事物”中,事事躬亲,累坏自己,妨碍下属工作;或是朝令夕改,心神不宁,让员工无所适从。 德鲁克认为“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。他们所做的,都是重大的决策。”决策时,首先“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”......
-
追风筝的人
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3 439人浏览小说读后感1200字
许多年过去了,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,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,因为往事会自行上爬。——陌羽 若非那书中醉人的清香浅浅地在心头涌动,我又怎会了然那种对时间的追逐,对生命的救赎?薄薄的纸页浸透着的是悲伤,字里行间缠绕着的是无悔,绾在心间难舍难分的寸寸情思,卡勒德·胡塞尼的一本《追风筝的人》写尽了......
-
古希腊神话故事
古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3 446人浏览神话故事读后感1200字
读了《古希腊神话》我仿佛真的来到了古代的希腊:这里到处是神寺,人们一个个都很相信天神。一场战争又爆发了,神父宙斯不想看到这场人与人之间的悲剧,就以神的名义平息了这场战争。这本书再现了众神和英雄们的传奇经历,将我们带回世界刚诞生时,神与人和大地、树木、海洋、花草、山丘息息相关、自然共生的的日子。 ......
-
好家风成就好孩子
好家风成就好孩子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3 535人浏览家庭教育读后感1200字
《好家风成就好孩子》旨在弘道养正树家风,教育大家如何构建一个好的家风。在众多的历史典故、日记、故事中,让我最感动、最难忘、记忆最深刻的要数大孝子王春来警官2005年5月18日的日记《百行万善孝为首》。 俗语有云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然而王警官却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的双亲。他用惊人的毅力、用铁的事......
-
狂人日记
狂人日记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2 428人浏览鲁迅作品读后感1200字
在《狂人日记》里面,弟弟对他哥哥说:“大哥,大约当初野蛮的人,都吃过一点人。后来因为心思不同,有的不吃人了,一味要好,便变了人,变了真的人。有的却还吃,——也同虫子一样,有的变了鱼鸟猴子,一直变到人。有的不要好,至今还是虫子。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,何等惭愧。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,还差得很远很远。......
-
幸福的家庭
幸福的家庭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1 927人浏览文学读后感1200字
“知人论世”在研究文史作品是极为重要。《彷徨》这本书的写作时期,正值五四落潮,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,鲁迅先生一面因“成了游勇,布不成阵了”而“感到寂寞”“荒凉”,“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,寻找新的战友,部署新的战斗。”所以在作品中,很自然地流露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现实的感受。而今天,我想谈一谈鲁迅......
-
史蒂夫乔布斯传
《史蒂夫·乔布斯传》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1 563人浏览名人传记读后感1200字
《史蒂夫·乔布斯传》是史蒂夫·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,在2011年10月24日,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在全球统一发售,作者是沃尔特·艾萨克森(Walter Isaacson)。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,他是一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,幸运的是养父母对他非常好。养父供他读大学,教他......
-
新入职班主任专业成长百宝箱
新入职班主任专业成长百宝箱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0 570人浏览班主任读后感1200字
在来"为中国而教"培训之前,一直有一种想当班主任的想法,却不知道该如何当班主任最近在读了一些组织推荐书目之后,发现钟杰老师写的这本《新入职班主任专业成长百宝箱》对于我来说十分收益其中我主要想从家长,学生,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分享一下,首先这本书给我家长方面比较新的观点有以下几......
-
教育的100种可能
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10 490人浏览教育读后感1200字
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《教育的100种可能》这本书,非常感动!这本书呈现的是李镇西老师曾经教过的36个学生长大之后在各行各业中发展的真实故事。因为真实,让我看到了一个最接地气儿的正常的也让人感动的教育形态。 在这36个学生事例中,他们的职业包括教师、军人、足球教练、摇滚歌手、医生、火锅店老板、......
-
生活即教育
生活即教育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09 651人浏览教育读后感1200字
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。是有计划的生活,就是有计划的教育。——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的《生活即教育》一书中的生活教育理论,对于我而言,犹如一本理论参考书,它会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新的认识与感悟,以往的教学都是盲目而行,没有理论依托,现在的教学会有真理的引领与导读,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,......
-
新教育
新教育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08 472人浏览教育读后感1200字
“师者也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。在与学生们的日常相处之中,我尝试着从小学生们的角度出发,来找寻更加合适的教育基点。仍记得我初入课堂时的模样,紧张的我站在讲台上不知如何和同学们打招呼,站在那感觉心跳加速,脸涨的通红,可当我鼓足勇气抬起头,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火辣辣的眼神,我对着他们笑了,当学生们......
-
斯宾塞的快乐教育
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07 446人浏览教育读后感1200字
赫伯特·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家、哲学家和社会学家,“快乐教育”是他最为有名的教育思想。追求教育的快乐,在和谐轻松的氛围里给孩子愉悦的感受,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真谛,将教育过程延续至生活中,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对待每一节课,是教学工作者共同的愿望。 (一)以成为快乐的人为教育......
-
给教师的建议
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07 399人浏览苏霍姆林斯基作品读后感1200字
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《给教师的建议》这本书,我发现许多平时在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困惑,书中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,其中有几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。 一、学会“因材施教” 书中提到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”,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一年级就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状况,那是因为在脑力劳动......
-
我与地坛
我与地坛读后感1200字左右
2022-12-07 413人浏览史铁生作品读后感1200字
和史铁生先生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初中的时候,那篇“秋天的怀念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大抵是这篇文章写的太悲伤了,让我对史铁生的文章有些许的抗拒感,绝望,无奈,悲痛,又或许是因为我太过年轻,看不得这人间疾苦。可当我看完这本《我与地坛》后,我想说:“没读过史铁生,不足以谈人生。” 在那片土地里,地坛里......
-
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
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1200字
2022-12-06 516人浏览教育读后感1200字
最近阅读了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》一书,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,教育确实需要点“自由”了。细细地品读此书,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。我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,韩愈说的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”,常常在耳旁响起,可时代发展到今日,教师不能只是“教书匠”,更应是心灵的“引路人”,“授人以鱼,更应授人以渔......
热门推荐
